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王牌飞行员,哈特曼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王牌飞行员,哈特曼

战斗机在飞行过程中为什么要翻转?

(歼11B利用滚转驱逐美国P8反潜机)所谓的翻转其实就是滚转机动,滚转是战斗机在格斗中非常重要的机动动作,许多战机在评介其机动性时,滚转跟爬升、稳盘、瞬盘、攻角一样,是非常重要的参考数据。(著名的剪刀滚转机动)滚转的第一个左右是利用滚转产生的离心力矩,快速消耗战机向前的惯性,达到出其不意减速的作用。比如在被敌机咬住“6”点钟方向时,快速滚转减速可以让敌方来不及减速而冲到自己战机前面,从而化被动为主动。

二战著名的王牌飞行员哈特曼就十分擅长滚转机动。他的成名技“哈特曼滚转”:当敌机咬住你的6点,准备动手的时候,(注意,和敌机的距离要近,这个动作不能做得过早)利用优于对手的负G能力突然在蹬舵的同时推杆。这样飞机就会做出一个向下的带负G的滚转。这会使你突然从对手的眼前消失(对手被自己的机鼻挡住了,暂时看不到你),而他要跟上来就必须先做一个180度的滚转,然后再拉杆。

同理在咬住对方“6”点钟方向时,快速的滚转也能防止自己速度过快冲到对手前方:自己始终维持在敌方尾部半球,当盘旋性能不如对方时,本机一味的盘旋反而会被反咬,所以通过桶滚动作来提升高度,减少相对速度,把速度动能换成高度势能,通过垂直面上的机动来使自己保存能量,掌握主动。同时在规避来袭的导弹时,滚筒规避配合干扰弹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

(苏27机翼上的副翼特写)由此可见滚转是战机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能,影响滚转性能的因素主要有两点:1是滚转控制力矩,控制力矩越大滚转性能越好,大部分战机滚转依靠机翼上的副翼舵面相互差动来产生滚转力矩,这意味着副翼离机翼中心越远,则力矩越大,这也是为什么战机的副翼都尽量设计在机翼最外端的原因。值得一提的是F14由于没有副翼,依靠机翼上的扰流板和尾翼差动来产生滚转力矩。

苏27由于机翼刚性低等问题无法在机翼最外端设计副翼,因此苏27在机翼内侧设计了襟副一体翼,离中心太近造成滚转力矩小,影响了滚转性能。(单发战机的滚转惯量小,滚转快)影响滚转的第二个因素是滚转惯量,它指整机质量向轴线附近分布,重心质量与机身轴线越重合则转动惯量越小。滚转惯量越小滚转就会越快,这也是为什么单发紧凑设计的战机滚转都很快的原因。

二战王牌飞行员,埃里希·哈特曼为什么取得巨大的战绩?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埃里希·哈特曼获得352架的超级战绩,这是前无古人,也是后来无来者的世界纪录。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很多因素决定的。第一,德国飞行员参战多。大家可以看看德国排行前十的王牌飞行员,击落敌机都是极多的。即便是第十名的海因里希.埃尔勒也击落了205架敌机。而比如日本头号王牌坂井三郎,算上有水分的击落不过64架(一说只有30多架)。

英国超级王牌马马德克·帕特尔,也不过击落50架而已。这不是说德国飞行员就特别牛逼,而是他们执行的作战任务很多。对于英美法来说,王牌飞行员是重点保护的对象。一般他们成为王牌以后,最多参战半年到1年,就会被调离前线,成为教官或者指挥官。英美法认为,他们培养或者指挥的意义更大,而不是去击落敌机。但德国王牌飞行员不同,只要个人愿意,就可以长期在前线服役。

哈特曼在战争期间执行了1404次战斗任务,参加过825次空战,也就是2次多空战击落1架战机,执行4次多任务击落1架敌机。可以说,这个数字虽然很牛,但也不是特别夸张。第二王牌巴尔克霍恩,在二战期间一共执行了1104次战斗任务。这个数字远远超过英美法飞行员,后者基本就是二三百都很了不起了。第二,德国飞行员训练严格,注重培养实战经验。

德国东线飞行员要进行450个小时以上的严格飞行训练,毕业淘汰率很高。而参战以后,部队会让年轻飞行员做僚机,由一个经验丰富的老练飞行员带着他作战,积累经验。经过若干次任务以后,老飞行员认为僚机能够胜任,才会让他独自作战。哈特曼的长机也是一个王牌飞行员,给他帮助很大。哈特曼最初两次空战都是毛手毛脚,两次都迫降了。

这还是在长机掩护下,不然哈特曼可能早就挂了。这其实是德军对年轻飞行员的保护,让他们免于成为活靶子。对于空军飞行员来说,要么是菜鸟,要么是王牌,没有中间的角色。而菜鸟就是被王牌当靶子的。而德国飞行员就是王牌,苏军飞行员就是靶子。哈特曼352个战果中有345架是苏军飞机。而当时苏联空军连遭惨败,被迫让只有10多个小时飞行经验的新手飞行员上阵。

这些飞行员有的连基本航线都飞不好,遇到哈特曼这种敌人简直是羊入虎口。第三,德国战机有很大优势。相比苏军的伊16甚至伊15战斗机,德军梅塞施密特BF-109和福克沃尔夫FW-190都有性能上的优势。更重要的是,德军的战斗机还不断的改进,以更适合一些的作战。以BF-109为例,二战生产了3万多架,被誉为最优秀的战斗机之一。

二战的日本王牌飞行员西泽广义对战德国哈特曼胜算有多少呢?

西泽广义是日本海军航空兵的精英飞行员,不过和德国的首席王牌飞行员哈特曼有着明确的记录记录不一样,由于日本航空兵并不鼓励个人统计战绩,而是将荣誉归于集体,所以日本击落的战绩都是以连队为单位进行统计,所以他并没有个人的官方击落记录。而哈特曼被称为世界空战史上的头号王牌飞行员,他击落的是战机官方认证是352架,一共执行了1404次战斗任务,空中交战记录更是达825次。

至于说这两者谁更厉害的话,主要还是看飞机和交战空域。在哪个低空靠机枪狗斗的年代,机动和速度可以占据绝大部分的优势,而在这个空域上就是零式战机的天下,特别是在德军方飞行员不知道对方战机的性能情况下和零战在低空狗斗的话,那估计西泽广义的胜算会更大,毕竟在后期日本零式战机都有击落美军陆航的P-51战机,对付德军BF-109和FW-190是没问题的,但前提是在低空和零战狗斗。

不过在飞机的性能上零战的性能总体上要落后于同时期德军战机,特别是在俯冲性能上,这个动作是零战不敢做的,这个前提是德军知道日本零战的性能,在中高空上德军的战机会占优势。不过由于两者的飞行技术都相对高超,所以两个对战的话可能是半斤八两,在太平洋前期的作战当中,美军陆航的P-40在不知道零式战机的性能情况下还能将战损率控制在1.2比1,可见零战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厉害。

世界排名第一的王牌飞行员埃里希・哈特曼都有哪些传奇经历?

1944年8月24日,德军王牌战斗机飞行员哈特曼驾机升空作战,此前哈特曼击落敌机的总数已高达290架,成为人类有史以来在空中击落敌机最多的超级王牌飞行员。今天,哈特曼准备征服300架这个人类史上从未超越的巅峰。当哈特曼安全着陆后,机场上沸腾了,因为他们见证了奇迹。在这次空战中,哈特曼成功击落苏军战机11架,从而使他击落敌机的总数达到了301架,鲜花、掌声、敬礼和一封德国空军元帅赫尔曼·戈林的贺电一起涌向了哈特曼。

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哈特曼当时年仅22岁,还是一张充满稚气的脸,历史记录是怎样创造的?1942年11月5日,第一次战绩击落伊尔-2强击机;1943年7月5日,哈特曼一天出动4次,击落5架拉-5歼击机;9月底,哈特曼击落敌机115 架,破莫德斯创造的击落敌机100架的记录,成为新的空军英雄;10月29日,他击落了第 150架,平了克鲁平斯基于创造的150架的记录。

1944年3月2日,达到了202架;1944年7月1日,哈特曼已击落250架;8月23日达290架;1945年5月8日,击落第 352架飞机。埃里希·阿尔弗雷德·哈特曼(1922年4月19日—1993年9月20日)出生于德国符腾堡,他的父亲老哈特曼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德军军医,战争结束后,1925年哈特曼全家离开德国,来到中国湖南省的省会长沙开了一家诊所,当时哈特曼只有三岁,1929年,在中国已经生活了五年多的哈特曼随母亲返回德国。

哈特曼从小就喜欢飞行,他的第一次飞行就是在中国的长沙,所驾驶的飞机是用竹子做出的支架,外面用油布包裹着的滑翔机,从房顶上往下跳,他对此乐此不疲。哈特曼14岁就在德国取得了A级滑翔机驾驶证书,17岁开始追求他的妻子,当时年仅15岁的乌尔苏拉·佩奇,哈特曼在接受了希特勒的授勋后,便向他的佩奇求婚,佩奇激动的对他说“你现在是不是想说,我是你的第302个猎物”。

哈特曼在婚后第八天就返回了天空,哈特曼作为战斗机飞行员,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以精湛的飞行技术和独创空中战术,一共执行了一千四百零四次战斗任务,空战八百二十五次,击落敌机352架,其中绝大多数是苏军战机,以致苏军飞行员把哈特曼称为“来自南方的黑色魔鬼”。哈特曼击落150架飞机后,得到了很高赞誉,报上常常登出他和52联队其他“英雄”的照片。

苏联飞行员给他起了个“南方黑色魔鬼”的绰号。所谓黑色魔鬼是哈特曼机头上画的一个像郁金香花心似的黑色箭头。据说有一段时间苏联飞行员一见到这个黑色箭头标志就躲得远远的,哈特曼因此竟无事可做,战果增长慢了下来。哈特曼改变了策略,他把这架画有黑色标记的飞机转让给没有经验的僚机,以保护他,而自己驾着没有标记的飞机,这样他又得到了与敌机格斗的机会。

如果要评价,八字足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哈特曼虽然主要击落的是苏联战机,但是能在43年后短短3年拿下352架的战绩,以及800次空战不损失僚机的记录,怎么说也是超一流的空战王牌。二战德国空军出现了一大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超级王牌飞行员,一直是空战史上的焦点,为什么德国飞行员战绩碾压其他国家飞行员,我认为主要有几点原因。

1、德国战斗机的性能优势(主要是东线)西班牙内战时期德国战斗机就显示出了对苏联战斗机的技术优势,BF109为代表的德国战斗机在技术上明显优于苏联早期装备的I15、16等战斗机。2、德国飞行员的素质优势早期德国飞行员具有超高的素质,在西班牙内战中的秃鹰军团便已经显示出来。德国王牌飞行员的恐怖战绩大多是面对性能低劣,水平低下,数量庞大的苏联空军(早期)刷出来的。

3、德国空军的战略战术选择德国空军战绩惊人,战略上却极度短视,没能组建一支战略意义上的大空军。德国战斗机飞行员以刷人头为目标,刷出一堆超级王牌,却忽视对轰炸机和地面部队的护航,不知道多少HE111因为护航战机的疏忽被击落,空战的优异战绩对于战局的帮助不大,后期德国空军沦为纯粹的防空力量。至于不列颠空战,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战略决策失败,只能怀疑戈林是不是盟军的卧底了。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王牌飞行员,哈特曼
本文地址:http://cng.55jiaoyu.com/show-732705.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