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超推荐教程,狙击手游戏怎么打

新手超推荐教程,狙击手游戏怎么打

狙击手,讲究的是两个字:猥琐。而10米移动靶是一个双环靶子,移动时瞄准左边打右边,反向移动时瞄准右边打左边。这游戏不用算,根据距离抬高枪口就行了。类似游戏有Squad,地图小,节奏快狙击没前途。我目睹过1V7的狙击手,在黑色城镇的地图。

《穿越火线》狙击手怎么玩?

大家好,我是滋润大地万物的解说随风。狙击手,讲究的是两个字:猥琐。永远只待在几个狙点,比如运输船的对点、椰岛的左右两侧,新年广场和沙漠灰的中门和A大道,就算没人也不要前压,队友死光了也不要乱动。我目睹过1V7的狙击手,在黑色城镇的地图。保卫者方自信前压,结果只消灭一个潜伏者,占据了优良地形的潜伏者干掉7个保卫者以后,觉得稳了,开始朝A点前进。

结果保卫者仅剩的一个就是在A点蹲守的狙击手。潜伏者第一个露头的就被打死了,但是他们觉得自己人多势众一点都不怂,一个一个上去和狙击手对枪,一个一个都死了,最后剩两个,一个绕后,可是近距离步枪还不如狙击手的沙鹰,被手枪屈辱打死,另一个扔烟雾弹,想往前摸,可是狙击手有烟雾头盔,惨死在烟雾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狙击手一定要...猥琐,哦不,要烟雾头盔!哈哈,其实两者都要,猥琐是意识问题,烟雾头盔等等装备也必不可少,不然一个烟雾弹来了,狙击手都瞎了,步枪突脸,一点办法都没有。

以前人民币玩家有个套路欺负免费玩家,就是自己有烟雾头盔,然后扔烟雾,别人对狙看不到他,他能看到别人,非常阴险。除了烟雾头盔,一把好手枪也十分必要,找一把顺手的手枪,练习一段时间,你可以把那些掉以轻心的步枪手都干掉。所以狙击手的手枪模式一般玩的都不错。除了意识和装备,枪法确实很重要,但是枪法说多少都没用,必须要多练。

瞬镜(瞬狙),快速切枪(端游切烟雾弹的基本操作),都需要多练习,多看视频学习,只靠瞄准镜瞄和会瞬镜,就是新手和高手的区别。另外告诉大家一个用巴雷特的小技巧:在新年广场之类有很多穿透点的地方对狙。要学会预判对手的走位,比如对手从门缝跳过,你完全可以跟着他的跳跃路线来一枪,因为巴雷特无敌的穿透力,往往能把敌人在空中击落。

游戏中,怎么计算狙击手的射击角度?

这游戏不用算,根据距离抬高枪口就行了。需要算的是ARMA2或3加ACE加长距离狙击(大约1000米),还要大坡度才需要计算实际距离。短距离坡度较小测距后校射一次就差不多了。类似游戏还有Squad,但是地图小,节奏快狙击没前途。手游就只是预设距离多远就抬多少枪口,没有那么精细的模拟。像ARMA加ACE要根据测出来的距离和坡度计算平面距离,根据平面距离狙击。

狙击手是怎么能打中行驶汽车中的驾驶员的?

初中的时候我曾经在体校射击队练过移动靶射击,射击移动目标是要考虑提前量的,但是在封闭的场地里进行射击提前量基本是固定的,我记得那时我们打的50米跑猪移动靶10环的靶心是在猪身上,但你要想命中靶心瞄准提前量是在猪牙的位置。而10米移动靶是一个双环靶子,移动时瞄准左边打右边,反向移动时瞄准右边打左边。而在自然界狙击移动目标就更复杂了,要考虑的因素也更多,除了装备的特性和瞄准的提前量,被射击物体的距离外,外界的风向、风速、气温、湿度等因素也都是要参考的,所以在远距离狙杀目标时往往是两人一组,在扣动扳机前要经过观察、数据的采集和计算,这样才可能让击发出的子弹更大概率的命中目标。

在真正的战场上,狙击手的正确击杀顺序是什么?

最近一直感觉,反映抗美援朝战斗英雄事迹的的电视剧“能文能武李延年”,基本成为了国产战争题材影视的天花板,尤其是志愿军步兵连在防御作战中展现出来的战斗素养,深刻诠释了什么叫作“轻步兵的巅峰状态”。你不服不行,身经百战的志愿军中下级指挥员,尤其是营长、连长、排长这个群体,在五、六十年代绝对是打遍天下无敌手,不接受反驳。

“能文能武李延年”是电视剧集《功勋》的一部分,介绍了建国初期在各个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一批功勋人物,而李延年是其中唯一的志愿军代表,注意可不是黄埔一期的那个李延年啊,重名而已。作为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一级战斗英雄”和特等功获得者,时年仅仅23岁的李延年,其优秀的军事素养和指挥能力,完全印证了本文开篇的结论。

一支军队的基层军官素质,直接决定着整体战斗力,而抗美援朝时期我军的营连长们,绝大多数都是抗战时期、解放战争初期参军的老兵,“解放战士”很少(排长、班长确实不少)。这些基层指挥员军政素质皆优:从一开始就接受人民军队的思想教育,对党忠诚;从残酷的战斗中一步步提拔起来,堪称百战余生。比如李延年就是1945年10月参军的老兵,所属部队番号是东北民主联军“吉黑纵队”,后来整编为东北野战军第10纵队,也就是在黑山阻击战死顶廖耀湘兵团那支铁军,再然后是第四野战军第47军。

而李延年在战斗中逐步被提拔为副排长、排长和连指导员,1951年2月随部队入朝参战。1951年10月8日,志愿军第47军140师418团的第三营,奉命趁夜对失守的346高地实施反击,李延年率该营七连从左路出击,夺取美军占据的山头后,立即组织战士们修整工事和整理武器弹药,准备应对美军的反攻。次日,美军在大批飞机和重炮的掩护下,发起凶猛反攻企图夺回346高地,七连在李延年的指挥下顽强作战,“能文能武李延年”就是特别呈现了这段战史。

在敌人的猛烈炮火之下,七连伤亡惨重,阵地芨芨可危,为了有效打击冲上来的美军,七连指导员李延年组织连里的三名神枪手,专门成立了一个狙击组,并且在战前认真交代了打击目标的顺序:第一类,就是美军的狙击手,李延年的命令原话是“干掉敌人的狙击兵”,因为七连副连长就牺牲在敌人狙击手的枪下。从1951年初开始,面对志愿军战士的大规模精准射击,美国人也学乖了,他们把封存的二战时期的狙击步枪都拿了出来,经过检修较正后开始装备一线作战部队,大多数狙击步还装备了红外线瞄准仪。

虽然美军狙击手的数量不多,但是在这样小规模的山头攻防时,作用还是非常大的,可以精准射杀志愿军指战员。因为七连当时本来就没多少兵力了,到10月9日黄昏时分,整个七连100多号人能够继续作战的,只能编成四个战斗班了,那么被敌人的狙击兵打掉一个,战斗力就减少一分,所以美军狙击手的危害最大。因此李延年把美军狙击手列为临时狙击组的第一类打击目标,交待任务非常清楚:“凡是看见拿着这种枪的一律干掉”!第二类目标则是“敌人的指挥官”,这事不用多解释了,美军的基层军官也是战斗组织的核心,干掉一个就等于瘫痪了一群,但是李延年又特别强调:特别是拿着步话机和炮手联络的,一定及时干掉。

道理很明显,对志愿军威胁也比较大的,是美军疯狂的炮火,而带着步话机的前线军官,是可以根据战场观察随时呼叫炮火支援的。近距离观察所引导的炮火,那是又快又准,对志愿军坚守阵地带来巨大的威胁,当然必须敲掉,这都是血的教训换来的,所以李延年将其列为二类狙杀目标。第三类目标是“敌人的重机枪手、火箭筒手还有伴随着步兵小口径火炮炮手”,这些都是美军在步兵攻击时,所依赖的主要伴随火力,重机枪不消说了,50口径的美式重机枪扫射起来就跟泼豆子一样,会压得志愿军战士们抬不起头来。

而火箭筒和战防炮等,则是近距离战斗中的攻坚利器。这俩玩意虽然没有大口径战场支援火炮那么大的威力,但是它们靠近前沿,又是直瞄武器,所以打得非常准,尤其对我军的机枪阵地危害最大。跟它们比起来,日本人的掷弹筒那都是小意思,可就是做工粗糙的掷弹筒,在抗日战场上都是机枪的“绝对杀手”,那美国人的火箭筒和战防炮,当然更不可小觑。

所以李延年制定的狙杀顺序,那是非常有讲究的,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排列出敌人对我威胁最大的目标顺序,展现出一名基层指挥员优秀的素质。正是在李延年卓越的指挥和特等射手的努力下,经过全连战士的浴血奋战,死死守住了阵地,也稳住了第47军的防线,为我军后面展开的反攻奠定了基础,三营在战斗期间毙伤美军多达600余名!但是要注意,李延年给三人狙击组规定的打击顺序,完全是根据山地防御战的特点来考虑的,也就是三营守山头的具体战场形势。

而每一次战斗所面临的情况又是不同的,比如伏击战、攻坚战、遭遇战等等,况且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每一刻都有对我军威胁最大的目标产生,所以,呆板地规定狙击手的猎杀目标,那肯定是非常愚蠢的。比如电视剧《雪豹》中,周卫国的特战队在伏击日军小队时,狙击手第一枪干掉的不是机枪手、不是掷弹筒手、也不是军衔最高的带队少佐,而是那名挂着少尉军衔的日军小队长。

为什么呢?因为日军基本不配备狙击手,被伏击时机枪和掷弹筒也都需要反应时间,暂时都不是头号射杀目标。但是少尉小队长却是这伙鬼子的指挥核心人物,这厮了解自己部队的人员情况、装备情况和战斗能力,在遭遇伏击时,能够第一时间下达隐蔽、展开和反击的作战命令,尤其日本人是“蚁族性格”,必须有指挥才能形成团队战斗能力。

那么一旦先敲掉这个小队长,几十个鬼子会立即陷入群鬼无首各自为战的状态,后面的战斗八路军就会从容得多。然后狙击手就可以再根据战场具体情况,选择下一批的打击目标,或者少佐军官或者机枪手等等。尽管《雪豹》是个半神不神的剧,尽管在真实的历史上八路军没有什么“特战队”,但是不影响军事常识的普及。那如果是攻坚作战呢?狙击手需要最先消灭的,一定是敌人的机枪手,因为在步兵冲锋中,最可怕的敌方火力,那就是轻重机枪的长射和点射。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新手超推荐教程,狙击手游戏怎么打
本文地址:http://cng.55jiaoyu.com/show-557496.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